慢性炎症是现代人健康的“隐形折旧器”,它通过氧化应激、代谢紊乱、免疫过激三条路径,悄然摧毁身体系统。
什么是慢性炎症?
慢性炎症被称为持续性低度炎症,因为血液或组织中某些代表免疫系统功能的指数会少量上升,让整个人持续处于低度的发炎状态。最终身体组织受破坏,
慢性炎症是人体免疫系统长期处于“低强度作战”的状态。与急性炎症(如伤口红肿、发烧)不同,它没有明显的红肿热痛,却像暗火般持续灼烧器官和组织。。
慢性炎症对身体有哪些危害?
1)组织和器官损伤: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受损。例如,慢性肝炎可引起肝细胞持续损伤,进而发展为肝纤维化、肝硬化,严重影响肝脏的代谢、解毒等功能;慢性肾炎会损害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,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。
2)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:免疫系统在长期炎症状态下可能会出现异常,将自身组织误认为是外来病原体进行攻击,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,如类风湿关节炎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。这些疾病会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,导致关节疼痛、肿胀、皮肤红斑、肾脏损害等多种症状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。
3)加速衰老:慢性炎症会引起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强,产生大量自由基,这些自由基会攻击细胞内的生物分子,如导致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降解,使皮肤出现皱纹、松弛等衰老迹象。同时,炎症还会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,加速机体的整体衰老进程。
4)增加癌症风险:慢性炎症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。炎症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、细胞因子等物质可能会损伤细胞的 DNA,导致基因突变,促进癌细胞的形成和增殖。例如,慢性胃溃疡长期不愈,炎症刺激可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;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结肠癌的风险也相对较高。
5)增加患四高的风险
1)慢性炎症—高血糖:炎症因子(如TNF-α)会破坏胰岛素受体功能,导致胰岛素抵抗。有研究显示:慢性炎症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-4倍。
2)慢性炎症—高血脂:炎症促使肝脏加速合成“坏胆固醇”(LDL),同时抑制“好胆固醇”(HDL)生成。动脉血管壁的炎症反应,是脂质斑块形成的核心诱因。
3)慢性炎症→高血压:炎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,导致一氧化氮分泌减少,血管持续收缩。肾脏炎症还会激活肾素-血管紧张素系统,进一步推高血压。
恶性循环链:
四高状态→加重氧化应激→释放更多炎症因子→进一步恶化四高。
哪些原因会导致慢性炎症
1)不良生活习惯
饮食失衡:高糖、高精制碳水、反式脂肪(如油炸食品)、加工肉类(如香肠)等促炎饮食。高温烹饪的AGEs(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):烤焦的肉、油炸食品含大量促炎物质。
缺乏运动:久坐导致脂肪堆积,释放炎症因子(如IL-6)。
烟/酗酒: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和酒精代谢产物直接损伤组织
2)代谢异常与肥胖:脂肪组织(尤其是内脏脂肪)分泌促炎细胞因子,引发胰岛素抵抗。
3)肠道菌群失调:肠道有害菌(如厚壁菌门)过度繁殖,释放内毒素入血,引发全身炎症。
4)慢性压力与睡眠不足:压力激素(皮质醇)长期升高,抑制免疫调节功能
如何抗炎?
一:饮食调整
增加抗炎食物:
1)Omega-3脂肪酸:三文鱼、亚麻籽、奇亚籽(抑制NF-κB炎症通路)。
2)多酚类:蓝莓、绿茶、黑巧克力、发酵类食物(抗氧化,减少自由基损伤)。
3)黄酮类、花青素类:黑米、黑豆、洋葱、苹果、山楂、葛根、姜黄等,抗氧化、抗炎、改善血管功能
4)减少促炎食物:精制糖、反式脂肪、红肉、含糖饮料。
5)地中海饮食模式:以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、橄榄油、坚果为主。
6)减少高油高脂: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建议,我们每人每天食用烹调用油为25~30g。但实际上我国每人每天平均脂肪摄入80g,长期高脂肪饮食,就会导致全身炎症的发生
7)少吃红肉、加工肉: 大家平常经常食用的红肉,牛羊肉、罐头肉食品等,因为在消化这类肉过程中,会产生大量的亚铁离子和N-亚硝基化合物, 在炎症反复的情况下会启动细胞癌变进程
8)减少高糖高淀粉食物:这类食物进食后血糖很快升高,高血糖水平易促进细菌病毒生长,同时促发胰岛素、肾上腺素释放,导致体内炎症因子增多,加重炎症反应。
9)多吃果蔬和谷物类食物:果蔬富含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C、β胡萝卜素、多酚等,它们大部分都是抗氧化的好帮手,也有助于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。主食多选全谷物 代表食品:燕麦、小米、荞麦、玉米、藜麦 全谷物碳水化合物具有抗炎效应并有利于维持稳定血糖水平
注意:少用煎、炸、烤方式 烹调方式应健康化,应以烩、炒、蒸、煮、拌为主,少用煎、炸、烤等方式。大量食用煎炸食品与心血管疾病、心力衰竭和糖尿病有关。
二:生活方式改善
1)规律运动: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+力量训练,减少内脏脂肪。多项研究表明,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都可以降低C反应蛋白的水平。人体的C反应蛋白水平越低,发炎的机会也就会越少。力量训练针对肌肉骨骼,有氧训练提升心肺水平,两者相结合使得身体收益最大。若之前没有运动习惯,建议从每天步行5分钟开始,逐渐增加到每天20或30分钟。
2)睡眠管理:保证7-9小时睡眠,修复细胞损伤(睡眠不足升高IL-6)。
睡眠是人生理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,身体的大多数激素分泌以及调节都是在夜晚睡眠中进行。一个规律良好的睡眠不仅可以防止体内炎症因子的增加,还可以降低皮质醇激素分泌,从而有效改善慢性炎症。
3)压力缓解:冥想、深呼吸、瑜伽(降低皮质醇水平)。
三:肠道健康维护
1)补充益生菌/益生元:酸奶、发酵食品、果蔬、全谷物等
2)高纤维饮食:全谷物、豆类(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,抗炎)
四:环境与毒素管理
减少塑料制品使用(尤其是加热时),替换塑料餐具为玻璃/不锈钢材质,减少双酚A暴露。选择天然清洁剂,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污染
仁和药食同源发酵饮
仁和本草酵素是以药食同源成分为主,通过专利发酵工艺制成的酵素产品。
葛绛清(葛根桑叶发酵饮)
仁和葛绛清、无压一身轻:
融合12味道地药食同源,根据中医专家君臣佐使配伍原则,专利深度发酵产生多种k氧活性成分(如酶、益生菌、有机酸、黄酮、多酚、氨基酸、益生菌代谢等)
1)促进肠道健康
益生菌与益生元作用:发酵过程乳酸菌等益生菌,配合中草药中的膳食纤维(益生元),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。
2)k氧化成分释放
发酵增强生物利用度:中草药中的多酚、黄酮类物质,经发酵后可能更易吸收。
扫码关注我们
更多健康资讯
重在分享,如上图文侵权请联系删除